老的木匠家族……“样式雷”。
在晚清的“木匠场子”上,最出名的是两大“匠帮”,其一是以“九户木龙”为代表的“香山良人”,而另一家则是以“样式雷”为代表的“江西老匠”。
在这两派中,香山匠工于江南水乡建筑,喜欢因地制宜,因才施量,故而做出的东西,不管是机械玩具还是宫殿楼阁,都性价比极高,在民间颇受欢迎,甚至有“千金易得阴沉木,万金难觅一良人”的美誉。
而相对于接地气的香山良人,这的地位和出身可就要高大上许多了。
在中国建筑界,江西老匠以用料考究,四平八稳,工于风水,大开大合而著称于世,是工于宫廷,寺庙建筑的一类匠人,其中最为代表的“样式雷”家族,则更是中国建筑史上金光闪闪,牛逼染染的存在,堪称木匠里的皇亲国戚。
样式雷,是一个神秘而充满辉煌的家族,自康熙二十四年,样式雷鼻祖雷达开始,他们便参与了所有清庭皇家园林的修筑营建工作。
因为样式雷家族卓越的营造技巧和设计追求,故而他们一出手便夺得了权贵们的喜爱,更几乎包揽了当时所有的“国家工程”。
故宫,避暑山庄,圆明园,颐和园,畅春园,北大学堂,雍和宫等一系列皇家和国家建筑群,都留下了样式雷后人门生的建筑和机械。
两百年,七代人,可以说满清一代的宫廷营造历史,活脱脱就是一部样式雷家族历史。
而这些辉煌和技艺,也自然就是李大总管在关键时刻,想到这个家族的关键原因之一。
连夜将样式雷的最后一位族长招进宫后,李大总管带着哭腔诉说了自己的苦衷,并且一再恳请这样式雷的族长千万帮忙,为他做出一个国人自己的“玩意儿”来参加机械展览会,一来长长脸,二来博老佛爷一笑。
而李大总管的话,也正应合了样式雷的意思。
这次博览会也是样式雷等中国工匠密切关注的,而且眼看着外国人在自己的宫廷中耀武扬威,他们却不能一叫长短,这本身就是很憋屈,很丢脸的事情。
因此,为了家族和国家的荣耀,样式雷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命,并誓要在仅剩的三天中为老佛爷做出一个“玩意儿”来,给中国的匠人们好好长长脸!
得到样式雷的欣然允诺后,李大总管放了心,而后样式雷的族人子弟们彻夜研究,展开了艰苦卓绝的科技公关工作。
而一上来,他们便遇见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。
:中表西里
样式雷一族工于计算,除了木料园林,宫殿风水工艺外,对于擒纵器,齿轮传动和一般机械原理都了解很深,因此对于他们来说,制作出一个合格的钟表,音盒或者别的什么机械玩意来,应该没有技术上的问题。
可即便如此,要想做出一个能讨得老佛爷赏识的“玩意儿”来,却也丝毫不轻松,甚至困难重重!
这是为什么呢?原因也很简单,因为时间紧迫之下,制作各种玩意儿的小零件,一时拼凑不齐,特别是机械必须的制动和传动部分更是麻烦。
那个时候,国内的制造,特别是精密制造业非常差劲,许多细小的部件全靠进口,即便能找到一些现成的条,齿轮,螺丝一类,也因为没有调试过而不好整合。
连拼都拼不出一个完整的传动系统来,自然不能交差,而且这机械又不同于一个雕件摆设,丫要是不能动,不能声,怎么能算作真正的机械“玩意儿”呢?
毕竟,这是万机械博览会,不是那正月正的花灯会。
不过话又说回来,办法都是人想的,眼看着时间越来越少,这样式雷内部,还真就有人提出了一个堪称奇思的方案来。
有人说,既然来不及制作“玩意儿”的核心动力部分,那么何不走关系,从洋人手里进口一套现成可靠的条传动装置直接使用呢?
到时候核心部件在手,在让宫里的能工巧匠在把外部链接的部分和雕刻工艺精心打磨一番,自然就能应付差事了。
这种工艺,虽然投机,但基本上等同于现代非常流行的外包业务或者联合研,虽然现在不新鲜了,但放在那时候,可真是惊天动地的创意。
既解决了制动部分,又能让这货看上去是国产的,这么好的办法当时就被批准了。
在之后,雷家当家的立刻拍板,要为老佛爷制作一只独具中国特色的钟表献寿。
为了这支钟,样式雷家族兵分两路,一路挑选上好的檀木制作钟表的外壳部分,另一路则分别向可靠的洋人采办钟表芯,玻璃,漆料等物件以进行组装。
而当年给样式雷提供表芯的人,则正是随着意大利访华团来华的那位“大个萝卜”先生。
当时的萝卜手里,恰巧有三套机械钟备用零件,正宗意大利货,其中一套和样式雷所制作的座钟规格基本匹配,只要稍加改动,就能安装在样式雷的钟表外壳中。
因此在经过一番牵线搭桥之后,宫廷以内务府的名义,花一千银币买下了那一套表芯,并责成达